第七百五十八章 递交国书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7tp.net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登基,这件事情,说实话,赵信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,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宋人,甚至作为皇族的话,成为继承人,成为皇帝,这是人生的最终极的追求。

赵信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穿越者,对于皇帝这一点,从来都不是他最大的追求,一定程度上面,他要的是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,而不是追求高高在上的皇帝。

可是通过了这些官员的劝进,赵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的,名不正,言不顺,之前,哪怕是定海军拥有3500万人口,可是总体的面积不算大,还是可以以定海军的名义来,可是现在,在拿下了整个辽国,还有东北,庞大的一个土地,如果这个土地,还是相当的庞大的,如果还是以定海军的名义的话,还真的有些不太合适。

成为皇帝,赵信最终还是被说动了,答应了成为皇帝,然后剩下的事情,就开始由各种筹备的人员开始准备了。

既然要成为皇帝,那么,就不能再寒酸到原来的程度,必要的宫殿还是要建的,一些人提出来扩大旧辽的行宫,在这个汇报到了赵信这里的时候,却被否决了。

在目前的状态之下,选择沈阳作为首都,并且开启国家,可是未来,当以整个东亚为中心的话,沈阳就太过偏远了。

寒冷是一个方面,辐射的面积太小,也是一个方面,在赵信看来,现在只是不想拿下北宋,而不是不能,未来,只要想的话,他随时可以拿下北宋,那么以全面的程度上面,沈阳就更加的不合适了。

赵信否决孙吉等人大兴土木的想法,孙吉他们准备造一个比北宋皇城更加庞大的一个宫城的,这对于定海军而言,这并不是一个大兴土木,要知道在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大规模的运用的前提下,兴建一个古建筑,在使用了足够的人力和机械的前提下,花费的时间,并不多。

以北宋皇城为例,从拆迁到最终建设完成,大概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,这还是因为北宋的汴梁,较为狭窄的,摆不下那么多的机器。

一个比北宋皇城规模大1倍的皇城,在投入了足够多的人力和机械的前提下,可能不超过4个月,就可以建设完成。

这样的宫殿的建设,花费比普通的建筑物,稍稍多一点,可是还在接受的范围之中。

赵信倒不是担心,这个花费,现在定海军的体量,生产能力,这些宫殿的建设,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花费,甚至在整个沈阳庞大的建设工地之上,这个还算是比较和谐。

赵信关键,是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宫室,按照北宋的宫廷分布,其中除了三大殿这样规模性建筑之外,剩下的,绝大部分都是后宫,999间半的房舍,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后宫。

三宫六院七十二妃,说的就是皇帝奢华的生活,可是现在的赵信来说,生理上面才几岁,同样的,他没有这种爱好,找到这么多的嫔妃,这个时候,弄这么大的一个宫室干什么,住进去还瘆得慌。

在经过了几番的讨论,妥协和讨论,最终建设了以5个大殿为中心的一个宫室群,五个大殿都是工作用途的,真正赵信居住的,大概只是一个占据20亩的宫殿群,这个宫殿群参考了后世的一些园林,在保证使用性的同时,增加了舒适性。

气势这方面,主要是大殿,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大方的,把自己的后宫,拿出来随随便便的给别人参观的,有五个大殿就可以了,可以展现定海军的风貌。

除了宫殿和登基,还有就是恢复身份,如果以定海侯和苗家的身份,这当然可以,可是没有赵信原来的身份尊贵,之前是为了避免麻烦,也是为了防止别人的敌视,给定海军带来不必要的麻烦,现在,连辽国都已经拿下来了,根本不必担心。

中国重视传统,重视身份,曾经的皇帝,或者是开国之君,多多少少都会往自己的身上贴金,弄一个所谓源远流长的身份。

可是赵信的身份尊贵,根本不用向任何的方面去靠,他本身就是仁宗的亲生儿子,唯一的儿子,仁宗的名声,在整个东亚,可以说是普及率非常的高的,就连辽国人,都因为仁宗的驾崩而痛哭流涕,这样一个皇帝的儿子,辽国的这些,还是的来自北宋的民众,恢复了身份,对于国民的凝聚力非常的有帮助,在一定的情况之下,可以事半功倍。

恢复身份,一个最起码的,就需要北宋的认可,特别是仁宗,否则的话,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,说不定还会起反作用,强行的向上面靠。

这一点就有些困难,虽然他们用一场演习,向韩琦亮了肌肉,可是最终北宋会有什么的反应,那不好说。

赵信反而是最为坦然,仁宗什么样的看法,北宋什么样的看法,他不知道,反正要立国了,这两个事情,可以放在一起去办。

命令新成立的外交部,负责跟北宋进行沟通,向北宋送出国书,要求北宋派出使节,建立一个外交的关系。

既然是称帝,那么一个国号就首先要确定下来,下面的官员,提出了很多的建议,有的人认为,既然这个国家是在定海军的基础上面成立的,那么以定海军为名是不错。

当然了,一个庞大的帝国,当然不能够用两个字,这代表着尊崇的地位,那么定,海可以作为分别的选择。

定国,海国,赵信听到了这些名字,真的有些哭笑不得,说是名字,也不能把定海军的几个字拆开来啊,总不能叫军国吧。

当然了,也有人提出,赵国,一来,这也是战国时期的七国之一,同样的,赵信的名字也姓赵,这是珠联璧合的。

不过这一切的称呼,在赵信看了之后,都被否决了,听起来不错,却不熟悉,在众多的选择之中,赵信否决了所有了,提出了自己的选择中国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